大学成为旅游景点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无障碍旅游研究所获批成为校级研究所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近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发文《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关于成立19个校级研究所的通知》(浙旅院科研【2021】26号),无障碍旅游研究所获批成立。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图书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信息无障碍。关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无障碍旅游研究所”

推动无障碍旅游事业

行无碍 心无疆

news

近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发文《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关于成立19个校级研究所的通知》(浙旅院科研【2021】26号),无障碍旅游研究所获批成立。研究所共有成员10名,所长由浙江旅游职院学院旅行服务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黄宝辉担任。研究所核心成员在旅游标准化、无障碍旅游产品设计、无障碍旅游公共管理、无障碍旅游信息化等领域均拥有的丰富行业实践和经验,具有较高专业水准和学术水平。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无障碍旅游研究所一直以来是全国无障碍旅游标准化建设领域的主导者。作为“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智库成员单位”中唯一一家无障碍旅游研究机构,研究所将积极响应杭州“迎亚残运会”的契机,全面服务浙江旅游无障碍环境建设,引领全国旅游无障碍服务标准化提升,努力为浙江打造全国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窗口”而贡献力量。

大学成为旅游景点

研究所专家介绍

所长:黄宝辉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行服务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旅游协会妇女委员会委员,首届新时代旅游行业女性榜样人物.公益人物,杭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专家库专家,浙江省标准化协会专家,浙江省旅行社协会乡村旅游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旅行策划》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第一起草人。

2010年创建并运营全国旅游院校首个大学生旅游助残工作室——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励睿旅游策划工作室,2016年创建全国旅游院校首个无障碍旅游研究机构——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无障碍旅游研究所,领衔组建的《浙江省无障碍旅游项目策划创新团队》入围2019年度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创新团队,担任团队负责人。

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2020年浙江省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无障碍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示范》、全国首个残疾人旅游服务标准《残障人员旅游服务规范》(/T 0216-2017)、全国首个乡村景区无障碍标准《乡村景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指南》(/T 158-2020),并成为2021年度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杭州西湖景区无障碍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执行负责人之一。领衔起草《旅行策划》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该标准的第一起草人,将无障碍环境建设以及特殊群体旅游权益保护首次作为职业技能要求写进职业技能证书等级标准。

近年来,主持《杭州市无障碍旅游产业调研及发展对策研究》、《杭州无障碍旅游线路设计项目》等无障碍旅游类课题6项,发表《浙江省残疾人无障碍旅游市场开发探讨》等无障碍旅游类论文4篇。指导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无障碍旅游领域)2项,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无障碍旅游领域)1项。

副所长:张向东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学院教授,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双师型教师,浙江省标准化协会专家,浙江省标准化协会养老服务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大学成为旅游景点,浙江省标准化协会政务服务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政府采购评标专家,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学科组)评审专家,浙江省省级饭店星评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住宿无障碍。

主持起草全国第一个饭店无障碍标准《饭店无障碍设施与服务规范》(/T 0300-2019)并担任第一起草人。参与制订地方标准《残障人员旅游服务规范》(/T 0216-2017)、《乡村景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指南》(/T 158—2020),为主要起草人之一。发表《世界名城视野下杭州饭店业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升策略研究》等无障碍旅游类论文3篇。

主要成员

梁 赉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专任教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社会学、适老化无障碍。

近年来,主持国家老龄委课题《“健康中国”视阈下长三角地区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测度与满足路径》省部级课题1项,主持浙江省民政厅课题《游戏治疗在失智长者干预中的实践尝试》厅局级课题2项。

史庆滨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讲师,教育部新专业目录旅游大类修订组专家,《旅行策划》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主要起草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信息无障碍。

近年来,主持《大数据背景下服务主导型旅游系统模型构建研究》等多项课题,发表《互联网旅游的反省与审思》等论文5篇,参与制订地方标准《残障人员旅游服务规范》(/T 0216-2017)。

韩德琼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行服务与管理学院专任教师,讲师,曾荣获全国优秀导游员、浙江省优秀导游员、浙江省大学生创业导师、浙江旅游培训中心卓越培训师、2019年度中国旅游业女性榜样人物模范团队等荣誉称号,《旅行策划》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主要起草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无障碍旅游服务。

近年来,参与制订地方标准《残障人员旅游服务规范》(/T 0216-2017)。主持参与《运河景区人力资源提升综合服务项目》等课题7项。发表《基于文旅融合视角下的旅游产业高水平发展研究》等论文6篇。

李德煜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行服务与管理学院专任教师,高级导游员(英语)大学成为旅游景点,全国优秀导游员,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旅游行业技术能手,浙江省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口试考评员,杭州市金牌导游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无障碍旅游服务。

近年来,参与制订地方标准《残障人员旅游服务规范》(/T 0216-2017)。发表《基于 CFPS 数据的家庭旅游消费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等论文6篇。

范 平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行服务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荣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教学名师,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带头人,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浙江省“三育人”岗位建功先进个人二等奖,浙江省高校“互联网+教学”优秀案例二等奖,《旅行策划》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主要起草人,中共杭州市教育局委员会优秀共产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景区无障碍。

近年来,主持参与《新旅游法背景下的‘美丽浙江’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基础子项目》等课题11项,发表《浙江省新昌县的城区规划设计实践》等论文6篇,参与新昌景区城创建等项目。

刘杨蒂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图书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信息无障碍。

近年来,发表《Data of Based on Rules 》、《基于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互动机制研究分析》等论文,主持参与《“互联网+”背景下全民阅读的权利保障与空间建构研究》等课题6项。

齐晨辰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行服务与管理学院专任教师,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政策与法规。

近年来,主持参与《旅游人身损害事故中的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内容研究——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等课题多项,发表《红色旅游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等论文4篇,曾参与新昌景区城创建、桐乡市景区城创建、遂昌王村口镇风情小镇和景区镇创建等多个项目。

卢璐璐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行服务与管理学院辅导员,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红色旅游、课程思政。近年来,主持参与《重大疫情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意蕴、维度和路径》等多项课题,发表论文《红色旅游在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教育中的价值》,指导学生参加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并获视频类二等奖。

关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无障碍旅游研究所”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无障碍旅游研究所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研究,打造产学研育内生循环机制,将应用型理论研究转化为推动无障碍旅游产业的力量,为推动浙江省乃至全国无障碍旅游事业,提升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母婴等特殊群体的旅游体验质量等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大学成为旅游景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jingdian/10594.html

(0)
上一篇 2023年4月28日 上午10:14
下一篇 2023年4月28日 上午10: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