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兴隆华侨村,走进海南万宁兴隆华侨农场展览馆 看华侨艰苦创业史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记者近日走进兴隆华侨农场展览馆,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图片、物件和历史资料,了解归侨的艰苦创业史,以及华侨之乡兴隆的历史变迁。图为兴隆华侨农场展览馆。”兴隆华侨农场展览馆负责人黄金龙介绍,展馆共征集2800多件文物和图片20000多张,现整理展出1800多件文物和500多幅图片,全面反映了兴隆归侨报效祖国、艰苦奋斗、创建家园的历程。兴隆华侨农场展览馆展示的归侨使用过的劳作工具。图为兴隆华侨农场展览馆。

海南兴隆华侨村

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图片、物件和历史资料,了解归侨的艰苦创业史。骆云飞摄

中国侨网海南万宁6月28日电 题:走进万宁兴隆华侨农场展览馆看华侨艰苦创业史

记者张茜翼

香味浓郁的咖啡,风格别致的竹楼尖塔,各式南洋美食……漫步在海南万宁市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浓郁的东南亚热带风情处处可见。在这个由太阳河哺育的小镇上,生活着来自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归侨。

记者近日走进兴隆华侨农场展览馆,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图片、物件和历史资料,了解归侨的艰苦创业史,以及华侨之乡兴隆的历史变迁。

图为兴隆华侨农场展览馆。 骆云飞 摄

图为兴隆华侨农场展览馆。骆云飞 摄

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原兴隆华侨农场)创建于1951年,先后安置21个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13000多人,是中国最大华侨农场之一。经过70年的艰苦建设,兴隆华侨农场已发展成为一个聚农、工、商、旅游综合发展的大型华侨企业。

“兴隆华侨农场的创建和发展历史,是一部归国华侨报效祖国艰苦奋斗、创建家园的壮丽史诗。”兴隆华侨农场展览馆负责人黄金龙介绍,展馆共征集2800多件文物和图片20000多张,现整理展出1800多件文物和500多幅图片,全面反映了兴隆归侨报效祖国、艰苦奋斗、创建家园的历程。

展览中,一张张老照片记录着归侨初到兴隆时的情景。“在回国的船上,印尼归侨翘首遥望祖国的方向,归心似箭。”“这是1978年越南归侨抵达兴隆时的场景。”“第一批印尼归侨来到兴隆华侨农场吃的第一顿饭。”……现场还展出了当时归侨从海外带回的缝纫机、皮箱和藤篮等物件。

黄金龙讲述道,1951年10月,第一批马来西亚华侨回国后,756人被安置到兴隆,拉开了建设兴隆华侨农场的序幕。他们开垦荒地,种上了水稻和农作物,以及种植当时国家急需而又能短期收获的香茅、剑麻等热带经济作物,同时兴建香茅厂和剑麻厂。

兴隆华侨农场展览馆展示的归侨使用过的劳作工具。 骆云飞 摄

兴隆华侨农场展览馆展示的归侨使用过的劳作工具。骆云飞 摄

展出的老照片中,有上世纪六十年代归侨职工晒咖啡、种胡椒的记录,还有他们在收获可可、剑麻丰收时的欢笑场景。

“回首建场之初,到处是水蛭、山蛭、臭虫和蚊子,疟疾疫情严重。农场连路都没有,走路还得低头。”黄金龙说,当时归侨们走泥巴路,开沟挖渠,修堤筑坝,垦荒造田。归侨们勤劳、乐观,在艰苦环境中不抱怨。能歌善舞的他们喜欢在劳作之余,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唱印尼歌曲,跳东南亚舞蹈海南兴隆华侨村,缓解一天的疲劳。

为了提高橡胶管理水平,1977年春,农场组织“万亩橡胶园大会战”,集中全场主要劳动力海南兴隆华侨村,苦战10天,建成了全国华侨农场最大的橡胶生产基地。在归侨开垦万亩胶园劳动的照片及多种割胶工具前,黄金龙感慨,“老一辈归侨很不简单,开荒种橡胶,没日没夜地做工,饿了就吃番薯,困了就往稻草里睡。”

归侨在农场兴建水库、办学校、医院、养老院。展览中不乏兴隆医院使用过的显微镜、宣传部门使用过的照相机、农场八十年代以前使用过的各种公章、手摇式电话机等。

图为兴隆华侨农场展览馆。 骆云飞 摄

图为兴隆华侨农场展览馆。骆云飞 摄

归侨们带来不同的文化习俗,引进种植了咖啡、胡椒、香兰草、可可等作物,其中以咖啡最为出名。始创于1952年的兴隆华侨农场咖啡厂生产的“太阳河”牌咖啡以考究的配方和焙炒工艺所带来的特有醇香引来四海宾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隆迎来旅游业最兴旺的时候。”黄金龙说,当时的兴隆每天都迎来全国各地的游客,能容纳300多人的剧场常常爆满。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今日的海南兴隆华侨农场在积极发展热带农业的基础上,凭借优越的地理环境,旖丽的热带风光和浓郁的侨乡风情,成为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huaqiao/71412.html

(0)
上一篇 2023年8月6日 上午9:06
下一篇 2023年8月6日 上午9:0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