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华侨陈嘉庚,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一行赴厦门调研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李宗阁)据厦门市侨联4日消息,日前,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宁一率调研组来到厦门,就加强涉侨博物馆建设和华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等开展调研。调研组先后参观了华侨博物院、陈嘉庚纪念馆、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四端文物馆,并与华侨博物院、陈嘉庚纪念馆和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有关机构开展座谈。

中国侨网厦门7月4日电 (李宗阁)据厦门市侨联4日消息,日前爱国华侨陈嘉庚,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宁一率调研组来到厦门,就加强涉侨博物馆建设和华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等开展调研

调研组先后参观了华侨博物院、陈嘉庚纪念馆、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四端文物馆爱国华侨陈嘉庚,并与华侨博物院、陈嘉庚纪念馆和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有关机构开展座谈。福建省华侨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郑建新;厦门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陈俊泳,党组成员林中英,党组成员、副主席杜瑞田等分别陪同相关调研。

在厦大座谈交流。 唐欣欣 摄

在厦大座谈交流。唐欣欣 摄

在华侨博物院,调研组详细了解华侨博物院创院历史和展陈内容,参观“华侨华人”基本陈列和“陈嘉庚珍藏文物展”,感受华侨华人在海外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调研组强调,涉侨博物馆要加强联系交流,协同合作创新。

在陈嘉庚纪念馆,调研组参观“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生平陈列”展览,重温和缅怀陈嘉庚先生赤诚的爱国情怀,希望今后与纪念馆在展览、研究、文物保护与利用以及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活动等方面加强合作。

在厦门大学,调研组着重了解华侨华人研究、华侨历史研究、华侨族谱、涉侨文物遗产保护、智库建设、展览展示等工作。调研组表示,将加强博物馆与学院的合作,谋求双方多元合作途径,促进馆校良好互动,实现深度融合发展。

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调研组就华文教育、华侨文化遗产研究、区域国别研究、境外学生培养等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探讨同样作为涉侨单位加强合作切入点。

宁一对相关调研单位在开展华侨历史文化研究,传承弘扬华侨精神方面所做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他表示,通过此次调研,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希望今后能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出更多精品展览,促进更多合作项目,推动华侨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共同致力于涉侨文化交流传播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huaqiao/55644.html

(0)
上一篇 2023年7月4日 下午8:06
下一篇 2023年7月4日 下午8:0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 […] 6月13日下午,华侨基金和克拉玛依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一带一路专项公益基金”成立仪式在克拉玛依举行。 […]

  • […] 小时候喜欢的女生说特别喜欢厦门,想去厦门读大学,于是我选了厦门的华侨大学(分数尴尬,厦大上不去),大学在集美,就业后在五缘湾、同安、金山都待过,大学兼职也几乎跑遍了厦门。感觉上面的答主们回答的都不怎么全面,厦门分思明、湖里、集美、海沧、翔安、同安几个区,每个区的人文素质都不同的厦门华侨文化,思明区最繁华厦门华侨文化,以前在这里兼职家教+旅游闲逛,景点什么的分配的特别好,这里的人最富裕,素质最好,生活节奏很慢,在思明区的确车让人是常态(回家差点没被车撞死),让座什么的真的很和谐,白鹭洲公园那一块居住区简直不要太和谐,说实话觉得这里的老人都有一种知书达理的气质;湖里区也是岛内,素质也很高,但是这里城中村比较多,城市建设没这么好,以前家教的时候家长自嘲过了火车站就是乡下,不过湖里区的人特别热情,以前在五缘湾一代上班的时候就感觉每个人都一副自家人的热情感,相比之下思明区显得更高冷一点。岛外海沧区没怎么去不评论,很多工业区,当时跑男在海沧录制的时候冒雨去过一次,还有国际美食节兴冲冲跑过去结果告诉我不开了;集美区是待过最久的,到处都是高校,学生特别多,感觉素质也挺高的。最后提一下同安,现在我在同安上班,话说我对厦门所有的负面印象都是同安给的,同安物价相对其他区便宜,比如佳丽海鲜大酒楼比岛内的价格低很多。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