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湾传奇:下后滨的南洋华侨义学遗址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在下后滨,发现了两座较有特色的洋楼:一座已经人去楼空,只知道是华侨盖的,不知详情;另一座则让人惊喜,原来它是民国南洋华侨捐建的义学遗址。义学遗址位于一处幽寂的小院内部,小院门楣上写着“乐群义务学校——南洋华侨敬立”,院里东侧是一座精致的红砖厝。老阿婆告诉我,现在洪子晖的后代主要分布在上海、厦门两地。上世纪3、40年代是洪子晖一生的巅峰,他成了厦门与南洋两地皆闻名的爱国侨商。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南洋华侨

从东坑到下后滨,要经过一段开阔的胡萝卜地。

胡萝卜还没抽苗,地上一片苍黄,这让我想起古宅的大蒜。古宅的大蒜也是种得漫山遍野,丰收的季节,家家户户梁上挂满蒜头。

下后滨的“滨”,意为濒海,一位看牛的老人告诉我,下后滨村庄原来是靠海的。解放后建设厦门海堤时,海水下降,裸露的滩涂成了种胡萝卜的良田。

在下后滨,依然可以看到走村时所熟悉的民居、宗祠、庙宇、社树。

宗祠多为老人活动中心,庙宇则静寂无人,可能是时至中午之故。在宗祠后面,我看到一株躯干庞大,已经存活900岁的巨榕,据2007年的官方普查,翔安区大约有200多棵古树名木,这株宋榕算树中元老了。

在下后滨,发现了两座较有特色的洋楼:一座已经人去楼空,只知道是华侨盖的,不知详情;另一座则让人惊喜,原来它是民国南洋华侨捐建的义学遗址

义学遗址位于一处幽寂的小院内部,小院门楣上写着“乐群义务学校——南洋华侨敬立”,院里东侧是一座精致的红砖厝。昔日的义学遗址已经沦为鸡舍之地,然而经过近百年风雨的摧残,这座承载着南洋华侨振兴祖国心愿的小小学堂南洋华侨,虽破损不堪,却依然伫立不倒。

一位院内居住的老阿婆非常热心地向我介绍了这座学堂的情况:它就是民国著名南洋侨商洪子晖于1925年捐建的,东侧的红砖厝是洪子晖的故居,而老阿婆正是洪子晖的侄女。

一些历史资料称洪子晖是同安人,这个“同安”指包括翔安在内的老同安。现在应该改称翔安人。下后滨是洪姓村庄,是洪子晖的真正老家。老阿婆告诉我,现在洪子晖的后代主要分布在上海、厦门两地。

据悉,洪子晖生于1897年,20岁时到新加坡经商。在新加坡,洪子晖发家致富,成为一位陈嘉庚式的华侨。1925年,在新加坡经商八年后,洪子晖回翔安老家捐建了乐群义务学校。由于洪子晖非常重视这个学校,学校造得非常精美,水泥是特地从澳门运来的。

洪子晖的乐善好施,有佛家信仰的背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洪子晖曾参与发起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归入佛门时,洪子晖还送给了南普陀寺一尊缅甸玉佛。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在新加坡成立,陈嘉庚被推选为主席。洪子晖追随陈嘉庚,积极参加难民总会工作。1941年底,日军占领鼓浪屿,避居鼓浪屿的洪子晖被日寇关进工部局,备受摧残。然而,在残暴的日军面前。洪子晖却不曾屈服,可谓铮铮铁骨。

上世纪3、40年代是洪子晖一生的巅峰,他成了厦门与南洋两地皆闻名的爱国侨商。解放后,洪子晖成为福建省政协第一届特邀委员,和传奇人物闽西王傅柏翠并列。他与翔安窗东人曾当过民国厦门商会总理的洪晓春是好友。洪晓春是一位非常有骨气的爱国商人,以多次拒绝日伪“厦门市维持会会长”而让人敬佩,如今,中山公园还有他建设的晓春桥与纪念他的晓春楼。与洪晓春这样的人能够深交的人,又岂是凡器。

洪子晖除了经商有道,醉心佛学,书法功力亦是了得。

他悉心向书法家虞愚请教,有时几乎是天天登门;1953年,洪晓春逝世时,他负责给洪晓春书写碑文(撰写碑文的是李禧),洪晓春墓的碑文,身为厦门著名书法家的李禧只是撰文,而让洪子晖书写,可见洪子晖书法功力不一定在李禧之下。

洪子晖在文化界广交好友,除了虞愚、李禧,佛学名家蔡吉堂亦是洪子晖的朋友。众所皆知,蔡吉堂、虞愚都是弘一法师的好友,可见洪子晖与弘一法师亦可能有所交流。

这里不妨提一提蔡吉堂。

蔡吉堂曾是厦门市佛协会副会长,既是佛教居士,又是收藏家。他是太虚法师、弘一法师的至交。1936年,弘一法师臂疮发作,奄奄一息,自称已是“九死一生”,蔡吉堂介绍厦门名医给弘一法师,治愈了他的臂疮。

正是这位蔡吉堂,与洪子晖结成了儿女亲家。蔡吉堂的儿子,洪子晖的乘龙快婿名为蔡师雄,曾是厦大英文系教授。洪子晖的后代同样出色,有一位公子曾在上海瑞金医院任职,是位营养学权威。

洪子晖的晚年是在鼓浪屿度过的,何丙仲先生称他的故居在 “ 三一堂对面,笔山洞上面的石路有个门楼,进双扇木门里面有一幢连地下室三层的灰色破洋楼,在安海路。”

死后,洪子晖的骨灰保存在薛岭的骨灰楼。

就这样零零碎碎地拼织着洪子晖的一生,我感到非常震撼。

他的朋友圈里几乎都是民国时期闽人中的顶级精英,随便说出一位都是如雷贯耳,如陈嘉庚、弘一法师、洪晓春、李禧、蔡吉堂、虞愚;他的才华亦惊羡世人南洋华侨,如擅长经商、精通佛学、诗书;他的品德更是让人高山仰止,如乐善好施、慨捐义学、不屈强敌、爱国爱乡。

才仅仅一百年不到,一位陈嘉庚式爱国华侨便泯灭于人世,他的故居与义学遗存无人问津,无人保护,付之蛛草。

真是让人抚案叹息。

由于没有照片,我只是窥见一个高大却模糊的背影。

尽管只是一个背影,且是渐渐远去的背影。

我却看见了一个地区曾经的人文鼎蔚。

初稿写于2015年10月

南洋华侨

齐整的田地

南洋华侨

翔安东部拥有广袤的滨海田地

南洋华侨

洪氏宗祠,门神为黑脸尉迟恭和白脸秦琼。

南洋华侨

宗祠内部

南洋华侨

南洋华侨

南洋华侨

南洋华侨

南洋华侨

南洋华侨

洪子晖的侄女

南洋华侨

小院大门上写着“乐群义务学校——南洋华侨敬立”

南洋华侨

大门进来可以看见一棵古树,古树边上是洪子晖的故居。

南洋华侨

义学遗址

南洋华侨

义学前面的石垣

南洋华侨

义务遗址

南洋华侨

洪子晖故居

南洋华侨

洪子晖故居内部

南洋华侨

洪子晖故居外景

南洋华侨

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huaqiao/51077.html

(0)
上一篇 2023年6月29日 下午6:11
下一篇 2023年6月29日 下午6:1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