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建校,【南方+】从21名学子到40余万校友,暨南大学建校115周年生日快乐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从南洋爪哇岛21名华侨学子在暨南学堂求学,到今天40余万名校友遍布五洲四海,今年,暨南大学迎来建校115周年。华侨大学党委书记徐西鹏作为兄弟高校代表,向暨大建校115周年表示祝贺。115年来,“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书写了怎样的篇章?暨南大学迎来115周年生日,全球暨南人都为之激动与欢喜。

从南洋爪哇岛21名华侨学子在暨南学堂求学,到今天40余万名校友遍布五洲四海,今年,暨南大学迎来建校115周年。11月14日,暨大举行建校115周年暨董事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各界代表齐聚暨大邵逸夫体育馆,回顾百余年发展历程,为未来建设“更卓越、更国际、更美好”的暨大描绘蓝图。

全国政协副主席、暨南大学董事会副董事长何厚铧,广东省人民政府原省长、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朱小丹,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第四任行政长官、暨南大学董事会副董事长崔世安,中央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郑新聪,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曦,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薛晓峰,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温国辉出席大会。

(11月14日,暨大举行建校115周年暨董事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 南方+ 李细华 拍摄)

暨大党委书记林如鹏在主持大会时表示,自1906年建校以来,暨南大学始终坚持“宏教泽而系侨情”的办学宗旨,累计培养了来自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万名高素质人才,为中外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15年前,清朝末年,光绪皇帝御批设立暨南学堂,来自南洋爪哇岛的21名学子远涉重洋、负笈南京,中国华侨教育由此肇始。”暨大校长宋献中在致辞中追忆建校之初的历史。他表示,在漫长的办学过程中,暨大成为我国华侨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面旗帜,如今粤港澳大湾区三地五校区办学格局已然成型。

宋献中还特别提到了暨大董事会。他说,1921年华侨大学建校,学校设立董事会,由黄炎培、张謇等教育界、侨务界、实业界的著名人士担任首届校董。从此,暨大有了更坚实的守护。

(庆祝大会现场。 南方+ 李细华 拍摄)

“百年来,学校校董每到关键时刻总是挺身而出,在重要关头多番出手相助,守护学校弦歌不辍,推动学校向前发展,为暨大的建设作出了独特而重要的贡献。”他说。

在他看来,115岁的暨大如今即将开启崭新征程。他表示,暨大坚持“宏教泽而侨情”的办学宗旨华侨大学建校,大力实施“侨校+名校”发展战略,孜孜不倦地推动卓越人才培养形成新模式、原创科研成果取得新突破、服务社会发展创建新示范、国际交流合作打造新名片,努力把暨南金字招牌擦得更加闪亮。

暨大体育学院副教授、著名田径运动员苏炳添在大会上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在2020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跑出了9秒83的成绩,成为第一个跑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亚洲人。发言中,苏炳添打趣道:“我也很高兴通过我的努力,让母校成为了中国独一无二的‘983大学’。”

(苏炳添在大会上发言。 南方+ 李细华 拍摄)

如今作为一名暨大的教师,苏炳添说,他希望培养出更多能够继续挑战亚洲极限的中国短跑运动员。“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亚洲选手、中国选手可以站在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起跑线上,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暨南人在世界舞台上跑出‘中国速度’、跑出‘中国风采’!”

澳门籍的黄洁杏是暨大2018级的本科生,她在大会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学校把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使命,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我作为澳门学子,也跟随学校师生们一起考察探访祖国各地,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亲身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下定决心担当起文化传播使者的角色。”她说,自己将承接使命,开拓暨南新的征程,从学校艰苦奋斗的建设历程中汲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力量。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是暨大1996级校友,他在作为校友代表发言时说,暨大“忠信笃敬”的校训让他懂得,只有做到忠厚忠实、自信诚信,才能做好“大写的人”;只有做到敬人敬己、笃定笃行,才能成就无悔人生。“从一个普通的青年教师逐渐成长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党委书记,我始终追求知行合一、脚踏实地、不言放弃。”李凤亮说。

华侨大学党委书记徐西鹏作为兄弟高校代表,向暨大建校115周年表示祝贺。他说,华侨大学创校校长廖承志是新中国成立后暨大董事会的首任董事长,他不仅为华侨大学创立倾注一生心血,也为暨大发展呕心沥血。“共同的使命让两校重任在肩,共同的征程让两校亲密合作,砥砺前行。”徐西鹏说,希望两校作为服务国家统战侨务工作的主力军,继续携手共进,共创未来。

【延伸】

“华侨最高学府”走过的115载

“百年沧桑千里路,一朝涅槃出凤凰……”校歌响起,暨南师生为建校115周年送上响亮的祝福。

1906年,暨南大学在六朝古都南京诞生。作为“华侨最高学府”,115年来,暨南走出了怎样不平凡的发展之路?

(一)百年沧桑千里路

1906年,暨南大学的前身暨南学堂在六朝古都南京诞生,中国华侨教育由此而揭幕,暨南大学由此而肇始。

而后暨南经历三落三起、五次播迁。

(暨南大学三落三起、五次播迁历史)

经历合并与停办长达10年的沉寂,1958年,暨南在广州重建。

蒙古包(学生膳堂),这是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时期暨南园最有特色的景观之一

1978年,经历了多年沉寂后,暨南大学终于得以复办。从此,开启了飞速发展的新征程。

(二)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

从1906到2021,

从晚清的金陵薛家巷,到今天的广东三地五校区,

115年来,“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书写了怎样的篇章?

115年前,

21名从爪哇归国侨生风尘仆仆抵达金陵薛家巷,

开启百年暨南办学征程,

点亮了中国华侨教育的星星之火。

今天的暨南大学,

培养了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万人才,

被誉为“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

(暨南大学万国墙)

“亚洲飞人”、暨南大学副教授苏炳添,跑出男子百米9秒83,打破亚洲纪录;

陈艾森成为奥运历史上第一位同时收获男子跳水单人十米台和双人十米台金牌的运动员;

谢思埸加冕“双金王”,

暨南人闪耀各大赛场,为国争光。

(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获得第六名)

复办初期,

暨南大学共设5个学院18个系24个本科专业。

今天的暨南大学,

已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设有五个校区。

抗日战争时期,

暨南师生坚守民族气节,在“孤岛”中所上的“最后一课”震撼人心。

今天的师生,

代代传承红色基因,

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储备力量,

是沟通中外的文化使者,

是“一带一路”的建设者,

如今,暨南大学在校港澳台侨学生14189人,约占在校生总人数33%。

(三)新时代迸发新活力

115岁的暨南,与民族一起走向复兴。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暨南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

校名一直沿用的百年名校之一,

全国首批试行学分制的高校,

最早在综合性大学里开办医学院的大学,

最早设立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机构的大学,

最早创设商科的大学

……

(暨南大学)

而今,暨南在新时代迸发新活力,不断出新出彩,

3年来,暨南大学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获批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和“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两个国家级文科基地,

进入ESI前1%学科从2018年的8个增加到13个,其中化学等8个学科处于全球前5‰的位置,

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获批量已连续4年进入全国前15位,最高排在全国第4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千万级”重大类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首次获得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

暨南大学迎来115周年生日,全球暨南人都为之激动与欢喜。

11月10日晚,1150架无人机,点亮暨南大学番禺校区夜空,为暨南大学115周年庆生。

(暨南大学115周年倾注活动无人机表演。 南方+ 李细华 拍摄)

暨南师生纷纷以各种形式,为暨南送上祝福。

时代场景不断转变,不变的是家国使命—“言忠信,根在中华;行笃敬,走遍万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huaqiao/163747.html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4日 上午6:33
下一篇 2024年4月14日 上午6:3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