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华侨梁金山,梁金山故居:充溢着历史烟云的老屋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梁金山故居这位老人,就是著名爱国华侨梁金山,他背靠的四合院,就是位于蒲缥方家寨的梁金山故居。从2006年初以来,蒲缥镇着手开发梁金山故居,目的在于把国难当头披肝沥胆的梁金山光辉的一生留给后人久久传唱。根据规划方案,故居中院作为梁金山先生纪念馆,南院作为梁金山先生旧居,陈列有关历史资料,北院作为故居开发的补充或后续。

金山故居

一座老屋,当它在静默中以一种沧桑的姿态占据后人视线的时候,与老屋同顶朝晖数十年的高大身影漂泊出的传奇人生,就更加跌宕起伏,深刻耐读。——刁丽俊

金山故居:充溢着历史烟云的老屋

一位九十三岁的老人,当他坐在自己踩踏了几十年的上马石上,在午后阳光温暖的怀抱中安详地溘然长逝的时候,他背靠的四合院,就成为后人寻觅这位风云人物足迹最心神相通的地方。这位老人,就是著名爱国华侨梁金山,他背靠的四合院,就是位于蒲缥方家寨的梁金山故居。

故居属典型的“四院五天井”式院落,由三座横向排列的四合院组合而成,即中院,北院,南院,三院占地1828平方米,其中中院最为气势恢弘。沿着上马石的方向推门进人梁家大院,一种泱泱大气裹挟着古朴厚重扑面而来,青石铺地,房与房之间由回廊贯通,门窗完整保存着精致的镂花图案,其建筑艺术风格深刻着古典的烙印。中院外,一幢400平方米的马厩,一个长满野草的洗马池,记载着一个家族曾经的显赫与辉煌。

一座老屋,当它在静默中以一种沧桑的姿态占据后人视线的时候,与老屋同顶朝晖数十年的高大身影漂泊出的传奇人生,就更加跌宕起伏,深刻耐读。从滇西大地到遥远的夷方,从抗日战场到惠通桥旁,一颗博大的心脏在跳动,一种激越的民族魂在随风飘荡,使我们沿着他踩踏的足迹,拾捡他栽种一生的勤奋、坚韧、坦荡、博爱,以及深入骨髓的赤子情怀。

梁金山幼年丧父,从小与母亲割马草度日,尝尽人间冷暖艰辛。1900年1月,十六岁的梁金山头戴竹叶帽,脚穿草鞋,离开家乡几经辗转来到缅甸腊戍的邦海老银厂当矿工,后被委任为工头,几年的磨练,他熟练掌握了从勘察矿源到冶炼的整套工艺流程并熟悉了各种机械性能。二十三岁那年,积攒了一定财力的梁金山在南渡与英方合资办银厂,并经营滇南商业贸易。至1916年,他已是缅甸华侨中的巨富。由于他生性爽直。关心华工,扶弱济贫,深受华侨的敬仰,成为缅甸声望极高的华侨领袖。

一天,他虽然患病回家休养爱国华侨梁金山,却不放心工厂,来到工地,发现矿洞有崩塌的征兆,便命令工人全部撤出矿洞。两天后,矿洞果然坍塌,三千多名工人幸免于难,英国督办电告英政府,英女皇电召梁金山到伦敦会见,赞赏他“智可通神”,奖赏给他左轮手枪2只,猎枪1支,银刀1把,并委任他为银厂总管。从此,他名传欧亚,成为深孚众望的人物,这些奖品如今已成为故居展览馆的镇馆之宝。

1910~1912年,梁金山加入同盟会,负责国民党在缅甸的党务工作。1932年,鉴于怒江天堑阻碍中缅贸易的发展,他决心捐资建桥。于是聘请美国工程师阿伯兰德设计,购买各种建桥器材运到腊戍,用骡马运到怒江桥工地。1935年钢缆吊桥落成,全长123米,宽5.67米,耗资卢比20余万盾,举行通车典礼时,他从缅甸带回一头大象踩桥,亲自剪彩,第一位过桥的缅甸人杨有义高声贺道:“梁金山,好心肠,修座大桥通四方;此桥本是金山桥,一年修好万年牢!”当时,有人建议命名为“金山桥”,他说不恰当,修建的目的是便利交通,使中缅两国人民受到实惠,因此命名为“惠通桥”。抗战爆发后,他一面宣传抗日,一面指挥他的金光汽车公司,日夜在滇缅公路上抢运军需物资,并将八十辆汽车和一架飞机捐献给祖国。可以说,为了将日寇赶出中国,他倾尽了大半生的心血和家财。1941年的一天爱国华侨梁金山,日军空降兵围住他的住宅欲缉捕他,看他衣着朴素,误认为是佣人,喝问他梁金山在哪里,他从容回答“梁老板回国开会去了”,当天夜里,他抛弃在缅甸的家产,带全家星夜兼程赶回烽火连天的祖国。

梁金山曾在保山城、蒲缥、施甸买过很多土地,新中国成立后,他毫不迟疑地变卖了部分黄金,清退押金,主动交出执照和土地。1953年,他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以后连任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还担任全国侨联委员、省人大代表、省侨联副主席等职,为国家建设献计出力。50年代他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仍脚穿胶鞋,头戴斗笠,为修筑保腾公路奔走,还身背小铁锤,在龙陵、施甸一带翻山越岭找矿,政府给他准备的马匹,被他谢绝。

梁金山通晓印、缅、英、日、泰五国语言,但对汉字只是粗识。回国后,七十高龄的梁金山仍苦心研读国学。1974年,他九十大寿时,对自己一生作了总结,并亲笔书写告诫子孙:自愧不能文,更不能武,忠厚传家耕读为本,生平政见“要讲义、济贫,要志气修德”。“我多年谋生海外,凡我之同胞均视之亲骨肉,外人欺辱如遭刀割我心,恨之人骨,愤而不平。国难八年,我一心献国,国亡即家败…..窃思人生斯世要做个模范人物……为人要分尊卑长幼,认识内外亲疏,有恩须报,无仇莫结怨……要遵守国家法律,讲究道德质量。对父母要孝顺,对人要谦恭,对朋友要忠厚,仁义不可少……兄妹携手并行,相亲相爱、和和睦睦……”

1977年8月27日,梁金山患脑溢血,抢救无效逝世于蒲缥方家寨,享年九十三岁。

梁金山富甲一方,但一生简朴之极。尤其晚年,他的生活与方家寨普通老人没有任何区别。在他晚年生活的院落参观,捕捉到的只是他的热血丹心。在南院,梁金山女儿梁有菊说,这三座四合院,南院建于1928年是事业有成的梁金山专为母亲修建的;中院和北院建于1938年,是他为了雪洗童年的耻辱,见证一个家族的兴旺发达修建的。三个院落,在梁金山辞世后分别由梁家直系和旁系十二户亲属居住。

在北院大门里侧,我们还见到一个门高约1.2米,宽1米的防空洞,防空洞就设在院子地面下,约20平方米。村里的老人说那是梁金山回国后修的。

滇西反攻战期间,为就近指挥江防战事,中院被中国远征军71军第88师司令部借用为指挥部,所属的副官处、军械处、特务处、政工队也设在这里,这所宅院,就成为指挥部督促各部队在沿江各渡口修筑工事、设置关卡、严密监视江西日军的重要军事中心,为确保江防稳定,阻止日军东犯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2006年初以来,蒲缥镇着手开发梁金山故居,目的在于把国难当头披肝沥胆的梁金山光辉的一生留给后人久久传唱。根据规划方案,故居中院作为梁金山先生纪念馆,南院作为梁金山先生旧居,陈列有关历史资料,北院作为故居开发的补充或后续。同时配套修缮墓地,马厩,将洗马池修渠引水,种植荷花,恢复原貌,还计划从方家寨后山的干沟河水库引来水源,使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流进荷塘,形成源头活水的景观。

经过十个月的筹备,目前已向其家属及社会征集到梁金山先生生前所用保险柜扇子、烟斗、亲笔书写的遗嘱、与何香凝的来往信件等遗物八十多件;曾居住在四合院的十二户人家已相继迁出,得到妥善安置。故居的修缮维修将全面展开。(作者:刁丽俊)

爱国华侨梁金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huaqiao/120488.html

(0)
上一篇 2023年9月27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3年9月27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