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的华人华侨,探寻郑和之路:东南亚华人华侨各种方式纪念郑和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马来西亚马六甲中华大会堂副主席、马六甲郑和研究会专家陈瑞燕指出,郑和在马来西亚华人的心目中一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临近,马六甲的华人对他的怀念与瞻仰仍旧殷切。海外学者介绍说,多少年来,成千上万的东南亚华侨、华裔及当地人对郑和的无限景仰之情,通过各种纪念,十分真诚地表现出来。

探寻郑和之路:东南亚华人华侨各种方式纪念郑和

2005年05月27日 08:50

中新社福州五月二十六日电题:东南亚华人华侨崇敬郑和

中新社记者韩胜宝

日前在此间举行的“郑和下西洋与华人华侨论坛”上东南亚的华人华侨,来自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郑和研究专家学者称,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深受东南亚华人华侨的尊敬和爱戴,数百年来,先后通过以郑和的名字取地名、港名,以及建庙设坛等多种方式,表达对郑和的景仰和纪念

香港郑和研究会会长曾鍏波从小生长在泰国,华人对郑和的崇拜耳濡目染,他的论文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曾鍏波考证,泰国人民尤其是华人常把暹罗港叫做三宝港。还有三宝寺塔,华人经常去顶礼膜拜。泰国有一些名胜,如“佛高与屋齐”的宏丽礼拜寺,“塔无合尖”的西塔,华人出入必经之锡门,都是郑和建造的。这些建筑和命名,是对郑和永恒的纪念。在泰国现存的有关郑和的遗迹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坐落在古都大城南面的三宝公庙,由当地的侨领任理事,理事们每年都举行例会并组织盛大的游园庙会,华人和当地居民成群接队,热闹非凡。在平时,华人中的香客、游人也络绎不绝,追思前哲,感慨万分。

马来西亚马六甲中华大会堂副主席、马六甲郑和研究会专家陈瑞燕指出,郑和在马来西亚华人的心目中一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临近,马六甲的华人对他的怀念与瞻仰仍旧殷切。在马六甲三宝山旁边有一口三宝井,相传是当年郑和开掘的,水质清新甘美,华侨和当地人常成群结队来这里饮水、冲凉,据说可以袪病延年。井旁还修了一个亭阁,里面供着郑和的神位。前往此井饮水的人们都会向神像虔诚地跪拜。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庆典活动,马六甲华人和当地人将万民共同歌颂这位伟大的航海家。

东南亚郑和研究专家披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有一位著名的印尼土生华侨兼作家和历史学家的林天佑写了《三宝垄历史》一书(印尼版),他记述郑和曾在三宝垄塞蒙安河畔的一个洞穴扎营;随之而来的华侨,最初也定居在郑和扎营的一些地方。在三宝垄,当时尚未有地名,当地土著与华侨为纪念郑和才以这个名字称呼,在海外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城市是很少见的。人们一直认为,自从郑和下西洋来过三宝垄后,这个地方才吸引了许多华侨来此谋生和定居,并把此地开辟成为繁荣昌盛的海港商业城市。

海外学者介绍说,多少年来,成千上万的东南亚华侨、华裔及当地人对郑和的无限景仰之情,通过各种纪念,十分真诚地表现出来。印尼三宝垄华侨为了纪念郑和,一七二四年(清雍正二年)在三保洞口建了三保公庙,以表示感谢三保大人保佑华侨在三宝垄安居乐业的恩德。

除每年定期去三保公庙礼拜外,华侨还要在每年阴历六月二十九日举行盛大的纪念游行。游行队伍第一天从华人社区八哥然街后面的大觉寺出发东南亚的华人华侨,一路上敲锣打鼓,舞龙舞狮,向着三保洞的方向走去,第二天又从三保洞回到大觉寺。每年举行这种纪念游行时,华侨和当地居民同样以欢乐的心情,沿街观看热闹,三宝垄全城充满节日的气氛。此外,华侨每逢阴历初一和十五,还要前往芒矼港烧香拜神,把香烛插在田野上,这是华侨纪念郑和的又一种方式。(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huaqiao/117628.html

(0)
上一篇 2023年9月21日 下午5:06
下一篇 2023年9月21日 下午5:0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