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特产腌肉,来贵州旅游必吃的侗家腌肉腌鱼,让人吃上一口回味无穷!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侗家有句俗话:一家吃腌肉腌鱼,香遍一条街。

在贵州,黔东南有一种少数民族是侗族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古称:“千越”,分布于黔湘鄂桂毗邻的地区,贵州侗族约160万人,占全国侗族人口的55%。侗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了生存和发展,依山傍水建造了干阑木楼、鼓楼和风雨桥,他们以族姓聚寨而居,整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由他们的歌声和饮食世代相传。“侗不离酸”“侗不离鱼”是侗族饮食文化的鲜明特色。

贵州特产腌肉

侗家有句俗话:一家吃腌肉腌鱼,香遍一条街。侗家腌肉、腌鱼保存时间长,常年均备,多用于招待远亲近邻。腌肉腌鱼不仅可以热吃,还可以凉吃,并且吃起来美味可口腌肉、腌鱼红白黄分明,色泽鲜艳,肉香、辣香、酒香融为一体,酸、甜、麻、辣、咸、各味兼备,具有鲜嫩爽口、辛辣醇和的特点。

贵州特产腌肉

如今腌肉、腌鱼早已成为侗族菜馆和黔菜馆的必备佳肴,即可生食,也可用烤、炸、煎等方法制熟,到侗族乡做客,不妨尝尝。

那么侗家制作的腌鱼又是怎么做的呢?下面就由我来跟大家介绍一下步骤

首先用料:

1. 稻田鱼约10000克

2. 糯米饭3000克

3. 姜块250克

4. 大蒜150克

5. 花椒80克

6. 糊辣椒面120克

7. 盐400克

8. 米酒1000毫升

9. 韭黄1000克

10. 粽叶或笋壳500克

11. 稻草500克

12. 草木灰2000克

贵州特产腌肉

制作方法:

1.将鲜活的稻田鱼用清水喂养三五天,让鱼吐尽腹中杂物,腌器多为上下等径,四周密箍圈的木桶。腌前先制作腌糟:将凉糯米饭拌以盐,酒曲、辣椒面、生姜末、五香粉等,洒酒让其略粘;然后将鱼破腹,取出内脏,浸盐一天,用盐水浸泡至入味捞出。将糯米饭、姜块、大蒜、花椒、糊辣椒面、米酒、部分草木灰与浸泡稻田鱼的盐水一起搅拌均匀即成腌糟。再取适量的腌糟抹遍鱼身内外。

2. 将木桶内壁先用草木灰擦拭一遍,再用韭黄擦净,然后在桶底上垫上一层腌糟,厚约3厘米,接着码入一层稻田鱼,鱼背朝上,铺上一层腌糟贵州特产腌肉,直至将鱼全部码完。再铺上一层腌糟,最后铺上粽叶或笋壳,盖上稻草,并用重物压紧。一个月后即可开桶将鱼取出,就可以食用了。

贵州特产腌肉

腌制的鱼其香甜酸辣,腌制的时间越长,酸味不增,香气却更浓,不但极具有口感,而且具有开胃治泄的功效。有的人家保存上几十年,视为珍馐,没有亲戚朋友上门,不轻易取出来食用的,都是用来招呼客人好友的好东西。

贵州特产腌肉

记得大学的时候,大学室友是侗族人,她家里过节,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了腌肉和腌鱼,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这种鱼怎么吃,吃第一口还会觉得很咸,难以下咽,直到后面越吃越觉得好吃,用来拌着米饭吃就不会觉得咸,腌过的鱼里面的刺也是直接可以食用的,因为鱼腌过之后它的刺就泡软了,不会担心刺会卡喉咙,反而觉得香浓唯美,让人回味无穷,现在想起来,好怀念那个味道呢。有机会一定在品尝一遍。

温馨提示:大家在腌制鱼的时候贵州特产腌肉,来贵州旅游必吃的侗家腌肉腌鱼,让人吃上一口回味无穷!,不需要去鱼鳞的,直接一整条腌制就好。

那么今天给大家分享的美食就到这里了,大家如果还有什么想说的话欢迎给我留言哦!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对美食的追求。然而,当我们停下脚步,细细品味那些被遗忘的家乡味道时,我们会发现,原来最美味的食物就在我们的身边。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一款来自贵州的特产——老贵阳糯米饭。

老贵阳糯米饭,份,正宗贵州特产黔小二速食小吃加热即食半成品。这款产品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它不仅是一款美味的小吃,更是一种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老贵阳糯米饭的口感。这款糯米饭选用的是优质的糯米,经过精心烹煮,糯米粒粒饱满,口感软糯,入口即化。每一口都能感受到糯米的香甜,仿佛在品尝一种久违的家乡味道。而且,这款糯米饭还配有各种配料,如红糖、花生、豆沙等,使得口感更加丰富,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其次,老贵阳糯米饭的营养价值也非常高。糯米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而且,这款糯米饭的热量适中,既能满足人们的饥饿感,又不会让人感到油腻。无论是作为早餐,还是作为下午茶贵州特色饭糯米,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再者,老贵阳糯米饭的便捷性也是其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款糯米饭是半成品,只需加热即可食用,大大节省了烹饪时间。对于那些忙碌的上班族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便利。而且,这款糯米饭的包装也非常精美贵州特色饭糯米,回味无穷的贵州味道——老贵阳糯米饭,无论是自用,还是送人,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geditechan/guizhou/151525.html

(0)
上一篇 2024年2月22日 上午9:13
下一篇 2024年2月22日 上午9:1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 以湖南侗族民族形象为例的玩偶创新设计郑 阳, 谭湘琳(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摘要: 通过对侗族文化的详细研究与分析, 提取侗族特色元素并结合设计方法对侗族玩偶进行设计, 将民族玩偶创新设计的原则概括为多元化、 实用性原则, 以期对民族玩偶创新具有借鉴意义, 为面临危机的民族文化提出新的发展方向。关键词: 侗族; 玩偶; 创新设计; 实用性中图分类号: TB47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3563 (2013) 20-0103- Hunan Dong Image as an Yang , TAN Xiang-lin( of and , , China):Based on the Dong and ,it Dong with of Dong doll长沙特色玩偶, the doll , , in order to for doll , and new for the .Key words: Dong; doll; ; 收稿日期: 2012-12-24作者简介: 郑阳 (1976—) , 女, 北京人, 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创意产品研究及文创产品设计 。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