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土特产 琉球群岛到底属于哪里?一篇文章了解琉球问题的来龙去脉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如果琉球群岛属于中国,那么东海就基本成为了中国的“内海”,第一岛链将不攻自溃,东海问题也不将是问题。因为台湾岛和琉球群岛总体上处于中国大陆的东南一带,因此长期就将台湾岛和琉球群岛搞混。因此,东吴到达的夷洲、隋元到达的琉球,有可能是台湾北部,也有可能是琉球群岛之南部。李鸿章见到这个方案后,又提出将琉球分为三部分,北边的奄美给日本,琉球主岛独立,南部的宫古、八重山等岛屿归清朝。

提到琉球群岛,大家可能就会想到这里曾经是中国的朝贡国或者藩属国。如果琉球群岛属于中国,那么东海就基本成为了中国的“内海”,第一岛链将不攻自溃,东海问题也不将是问题。然而事与愿违,琉球群岛已经被日本控制了400多年,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中国和琉球的关系

琉球在中国古文献中有多种词语记载,如琉虬、琉求、留仇、流求、琉球等,这些词语显然都是一个词的发音。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大陆文明国家,对于海洋的探索不够,因此对琉球群岛的认识一直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

长期以来,历朝历代都认为在东海之上有一些岛屿,这些岛屿就是琉球,但是具体位置还是难以辨别。因为台湾岛和琉球群岛总体上处于中国大陆的东南一带,因此长期就将台湾岛和琉球群岛搞混。

冲绳土特产

琉球一词的音第一次出现是隋朝。《隋书·琉求传》记载:琉求国距离建安郡大约5日的航程,其居民处于部落状态,社会比较落后。607年,隋炀帝派遣船队到海上求仙问药,最终到达了琉求国。第二年,隋炀帝派遣军队远征琉求,俘虏了男女数千人而还,此后再也没有交往,《新元史》记载:“流求……历唐、五代,皆与中国绝”。

南宋时期,开始在澎湖列岛设置机构管辖。元朝灭南宋后,又在澎湖列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根据《元史》《新元史》记载:1291年,忽必烈派遣使者到琉球招降,结果遭到拒绝。后来,忽必烈又再次派遣人员到琉球招降,结果依然失败,最终“终元之世,史不再见也”。

冲绳土特产

东吴、隋朝、元朝都曾经对琉球(或者夷洲)有所行动,但是最终都未能将之纳入版图。不仅如此,我们到现在还难以确切搞清楚东吴、隋朝和元朝到达的地方到底是台湾岛还是琉球群岛。台湾海峡的澎湖列岛到台湾岛之间有非常强的海流,因此横渡非常困难,大多是九死一生。

而古人从福建向东渡海,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海流的影响,船只往往会向东北方向漂流,要么到达台湾岛的北部,要么就到达琉球群岛,反而到达台湾岛南部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东吴到达的夷洲、隋元到达的琉球,有可能是台湾北部,也有可能是琉球群岛之南部。

而根据《中山世谱》等琉球王国史书记载,隋朝和元朝到达的地方就是琉球国,也就是琉球群岛。当然《中山世谱》的记载也是参照了《隋书》《元史》等中原史书中关于琉球的内容,因此也不完全可信。

冲绳土特产

我们从居民上进行分析。琉球群岛的南部和台湾岛的北部在早期都有一定的大陆移民,尤其是福建的移民。琉球的语言被分为了南琉球和北琉球两种,其中北琉球语和日语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当然也受到了福建方言的影响;南琉球语被视为独立的语言,是南岛语系的一支,而台湾的原住民也属于南岛人。南琉球语同样受到了福建方言的影响。

二,琉球群岛是如何被日本占领的?

大约在1260年,琉球英祖建立了英祖王朝。该王朝很快又分裂为了山南、中山、山北三国,分别管辖琉球群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被称为“三山时代”。

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使者出使琉球中山国,宣布“惟尔琉球,在中国东南,远居海外,未及报知。兹特遣使往谕,尔其知之”,对琉球进行了招抚。琉球国王接到诏书后,决定对明朝朝贡,于是“琉球始通中国,以开人文维新之基”。此后,琉球一直都向中国朝贡。明朝当时将琉球国称之为“大琉球”,而将台湾岛称之为“小琉球”,都是朱元璋规定的不征之国系列。

冲绳土特产

为什么琉球国愿意向明朝朝贡呢?主要原因是明朝推行了“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政策,只要带着土特产来朝贡,明朝必定以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赏赐回赠。在和明朝的朝贡贸易中,琉球得到了大量的经济利益,经济也很快发展起来。

当时琉球 “三山分立”,兵革不息,明朝不断从中调节。可是不久,山南国尚巴志就不听明朝号令,一统三山,建立了中山尚氏王朝。统一后,尚巴志向明朝朝贡,明朝册封其为琉球国中山王。

冲绳土特产

琉球国在和明朝的贸易中赚了不少的钱,这让日本人十分嫉妒。日本一直自视甚高,不愿意对中国称臣纳贡,因此无法参与朝贡贸易。只有在永乐年间,日本爆发了经济危机,日本才开始向明朝朝贡。可是不久,日本再次混乱起来,国内的诸侯开始争夺向明朝朝贡的凭证,这场争端甚至蔓延到了中国,爆发了“争贡之役”。最终,明朝禁止和日本进行朝贡贸易,即使在“隆庆开关”后,也禁止和日本贸易,这使得中日之间的走私和海盗贸易迅速兴起。

17世纪初期,日本进入了德川时代。德川幕府为了争夺琉球国的贸易利益,于是特许萨摩藩进攻琉球国。1609年,萨摩藩发动了对琉球国的进攻,琉球国无法抵抗,最终只能投降。此战后,琉球国被迫签订《掟十五条》,成为了日本的附属国。

冲绳土特产

萨摩藩军队

此后,日本就以琉球的名义向明朝朝贡,获得了明朝的大量回赐,变向夺取了琉球的贸易资源。这种事情和葡萄牙占领马六甲王国,然后冒充马六甲使团和明朝进行贸易的手段是如出一辙。清朝建立后,日本又控制琉球向清朝朝贡,继续获得大量的赏赐。1609年之后的琉球就是“名属中国冲绳土特产,实属日本”。

到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推行了“废藩置县”的改革,也就是要废除全国大大小小的藩王,设置郡县,建立中央集权。而已经被日本控制了200多年的琉球自然也被视为藩王之一,要废除。可是,琉球在国际名义上是归属清朝的,日本想要真正废除琉球国,还要试探清朝。

冲绳土特产

1874年,琉球的船只漂到了台湾岛,被当地的土著居民所杀。日本就以此为借口,进攻台湾。最终,在经过美国的斡旋后,日本和清朝进行了谈判。当时,中国平定西北的叛乱才进行一半,左宗棠刚收复了陕甘,正准备出兵新疆。而英国、法国又在云南制造事端,清朝在外交上非常被动。为了尽快让日本撤兵,李鸿章于是和日本签订了《北京专约》,使日本获得“保民义举”的名声。

1875年,日本就直接下令琉球断绝对清朝朝贡。琉球国王眼见地位不保,于是向清朝和西方列强发出了国书,但是清朝自身难保,于是置之不理。1879年,琉球被“废藩置县”,琉球国被废除,设置了冲绳县,琉球国正式宣告灭亡。

冲绳土特产

1880年,清朝得知后,立即要求日本做出解释,并要求美国来评理。美国知道此事非常难办,于是拟定了《中日分琉条约》,让中国和日本各分一半。李鸿章见到这个方案后冲绳土特产,又提出将琉球分为三部分,北边的奄美给日本,琉球主岛独立,南部的宫古、八重山等岛屿归清朝。日本已经吞并琉球,岂能吐出,于是提出清朝得到宫古、八重山等岛屿,日本得到中琉球和北琉球。

此时,俄国又和清朝关于伊犁的问题不断出现争论,西北局势十分紧张。而琉球人也不愿意将国家一分为二,他们反对签订《中日分琉条约》。清朝内部的官员也对瓜分琉球的事情十分不满,认为这有失大国风范。最终清朝为签订相关条约,也没有派兵阻止,此次谈判不果而终。1895年,清朝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列岛都被割让给了日本琉球问题也就没有讨论的空间了。

三,琉球问题再起波澜

古代的中国是大陆文明国家,对于海洋和海岛的价值认识不清,也就往往忽视对周边海岛的经营。到了近代,因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人类进入了海权时代,而中国也逐渐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中认识到了海权的重要性。在民国时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台湾岛和琉球群岛的战略价值,并多次提出“收复”。

1938年,蒋介石在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自明治以来,日本早就有一贯的大陆侵略计划。过去甲午之战,他侵占我们的台湾和琉球……”。1943年,蒋介石又发表《中国之命运》一书,提出“以国际之需要而论上述完整山河系统,如有一个区域受异族之占据,则全民族、全国家即失去天然之屏障,河、淮、江、汉之间,无一处可以作巩固之边防,所以琉球、台湾澎湖、东北、内外蒙古、新疆、西藏,无一处不是保卫民族生存之要塞,这些地方之割裂,即为中国国防之撤除。”也就是从蒋介石开始,中国最高领导人就开始在公开提出收复琉球。

冲绳土特产

1943年,中美英三国召开了开罗会议,会后公布《开罗宣言》,其中规定“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赶出境”。1945年,中美英三国又公布了《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可以领有之小岛在内。”但是这些宣言并没有明确提及琉球群岛的主权归属,这为后来日本重占琉球埋下了后患。

冲绳土特产

《波茨坦公告》

二战后,琉球群岛被美国实际占领。1947年,国民政府外交部提出“琉球与我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关系,仍应归属中国。”并通过了《对日和约建议案》,其中建议“开罗会议规定日本领土以外之各岛应适用托管制,琉球应托中国管理。”但当时国内矛盾重重,使得外交谈判没有成功。

而国民政府倒台后,美国在东亚的政策迅速转为扶持日本对付中国。1951年,旧金山大会举行,最终确立了美国对琉球群岛的托管,“美国将有权对此等岛屿之领土及其居民,包括其领海,行使一切行政、立法、与司法权力。”,而台湾国民政府对琉球的希望也正式落空。

原本美国也表示“对于日本收回琉球群岛的任何部分的活动都坚持不支持。”可到了1953年年底,美国就和日本签订了条约,决定将琉球群岛交给日本管理。1963年,美国又公开表示要将琉球群岛交给日本,并承认日本对琉球的主权。1970年,美日正式签订《冲绳返还协定》,美国正式将琉球转交给了日本。

冲绳土特产

冲绳美军基地

关于此事,中国当时并没有多大的反应。当时,苏联在全球进行了军事扩张,苏联成为了中国和美国最大的对手,中美开始合作。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第二年,尼克松总统又亲自访华,随后两国发布了《联合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开始从台湾撤兵。我们只需要了解那两年的大事件,就基本能够分析当时的具体情况了。

长期以来,大陆方面也没有明确对琉球主权发表意见。直到2013年,《人民日报》发表了《琉球归属可以再议了》,也就是开始在琉球问题上提出看法。原因是2013年发生了钓鱼岛事件,《人民日报》以琉球问题对日本方面施压。最近,秦刚外长又再次提出了这个问题,于是在全国引起了热议,这应该是最近台海局势升级让琉球问题成为了焦点,也是警告日本别掺和台海问题。

冲绳土特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geditechan/12560.html

(0)
上一篇 2023年5月3日 下午3:03
下一篇 2023年5月3日 下午3: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 […] 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东北振兴既面临新挑战,也面临新机遇。俄乌冲突后,欧美把俄罗斯剥离出贸易体系之外,这直接导致俄罗斯将更多地参与中国主导的贸易体系,由此,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经贸合作也面临某些机遇。例如北京俄罗斯签证中心,2023年一季度东北地区对俄罗斯的贸易总额达到659亿元人民币,黑吉辽三省对俄罗斯的贸易总额增速分别达到24.5%、92.3%和63.2%,并由此拉动东北地区一季度经济较快增长。 […]

  • […] 李光地(1642年——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泉州安溪湖头人,1642年出生于安溪县祥华乡祥华村。清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进翰林,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他为官期间,政绩显着,贡献巨大,康熙帝曾三次授予御匾,表彰其功。清朝着名的清官、理学名臣,也是有争议却又深得康熙帝信任的人物。同时代的学者尊称为“安溪先生”,或“安溪李相国”。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