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特产小吃可携带的,这些“恩平味”年货走进千家万户 本地特色产品成为群众过年送礼“新宠”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快过年了,买点恩平特产送给朋友和同事表示一下心意,簕菜茶是最有代表性的恩平特产之一了。越来越多的簕菜茶通过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一恩平特产。“我是恩平人,一直在蓬江区工作和生活,我喜欢吃恩平大米,快过年了,特地回来买点大米。他告诉记者,自己每次回恩平都会采购一批恩平大米带回去,这次回乡他购买了50包沙湖象牙香米,一方面是自己吃,一方面是打算过年送给亲朋好友。

“给我来50罐,柠檬簕菜茶和桂花簕菜茶各一半。”在恩平市雪壮簕菜茶恩城门店里,在江海区工作,周末回乡的邝先生来了一次“大手笔”采购。“快过年了,买点恩平特产送给朋友和同事表示一下心意,簕菜茶是最有代表性的恩平特产之一了。”邝先生说。

每到过年前,那些名声在外的恩平特产就成为恩平人最佳的送礼选择。如果要做个恩平特产知名度排名,簕菜茶绝对可以名列前三。“春节前后一段时间,簕菜茶销售额都会比平时提升30-50%。”恩平市雪壮簕菜茶厂总经理李劲新说。

看着如今的光景,谁能想到,在40年前,簕菜还是一种在恩平山间默默无闻的野菜。

恩平人采摘食用簕菜的历史由来已久。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具有清热解毒、降胆固醇等功效的簕菜更是越来越受到当地市民的喜爱,并慢慢成为外地游客来恩平必点的一道特色菜。上世纪90年代开始,聪明的恩平人将簕菜进行加工,开发出了独具特色的簕菜茶,并受到市场欢迎。曾经的山间野菜,由此迈出了产业化的第一步。

近年来,随着恩平簕菜名气不断提升,恩平簕菜产业蓬勃发展。

目前,恩平有5家簕菜生产加工企业和3个簕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6个商标品牌。多家企业的产品通过了无公害产品认证,也获得相关发明专利和各级荣誉奖项。与此同时,簕菜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从2012年的6-8元/公斤,涨到现在超过40元/公斤。

强大的市场需求极大促进了当地簕菜种植业发展。大人山簕菜专业合作社、金山茶叶专业合作社、欣荣簕菜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专业合作社先后兴起,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当地农户种植簕菜脱贫致富。通过合作社带动,恩平簕菜种植也慢慢趋于标准化,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种植规范,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恩平簕菜产业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据统计,目前恩平市人工种植簕菜达约533公顷(8000亩),其中合作社和企业种植的达到约133公顷,平均亩产1000公斤。恩平簕菜年产量超过6000吨,产值1.54亿元。从产品类型上来看,目前恩平簕菜产出主要有鲜菜、簕菜茶、簕菜干、簕菜汤料、簕菜沐浴粉、簕菜美容粉等系列产品,已初步形成簕菜产业链。

恩平簕菜先后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岭南十大养生特产”等荣誉。这些荣誉让簕菜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恩平市雪壮簕菜茶厂,是最早研发并推出簕菜茶的加工企业之一。李劲新作为恩平市雪壮簕菜茶厂的新一代掌门人,从2018年开始构思创建的恩平市簕菜文化创意园,得到了省市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产业园建设已初具规模,占地面积约21公顷(308亩)。该产业园结合传统农业进行创意创新,打造地域特色农业,走出簕菜产业发展新路。

而在一系列簕菜产品中,最早推出市场受到青睐的簕菜茶,时至今日依然是簕菜产业里的“拳头”产品。

李劲新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发展,恩平簕菜茶早已具备一定的品牌知名度,成为送礼佳品。近年来,他在传承父辈制茶工艺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人们喜好推出的系列簕菜茶创新产品也广受市场好评。其中,柠檬簕菜茶、桂花簕菜茶是最受欢迎的两个品种。

从销售渠道来说,实体店依然是主要簕菜茶的销售渠道,占比约七成。但网络销售也呈现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簕菜茶通过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一恩平特产。

“逢年过节,大家都喜欢送些礼品略表心意,簕菜茶价格不高,又极具恩平特色,所以很受欢迎。”李劲新说。敏锐察觉到这一市场的他,专门设计推出簕菜茶过年大礼包。“从销售情况来看,还是不错的。未来,我们将继续在包装设计上下功夫,这也是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的重要途径。”李劲新说。

年货推荐清单

●恩平簕菜茶

●恩平濑粉

●恩平烧饼

●恩平裹粽

●恩平腊鸭

●恩平慈姑

●恩平四薯

●恩平大米

●恩平菜心

●恩州奇石

●恩平马铃薯

对恩平特产有兴趣的朋友,可到位于恩平市文化艺术中心旁边的恩平市文旅之窗进行参观选购。

恩平大米

中高档产品受欢迎

人们从吃得饱到吃得好

年夜饭是春节的“必答题”,也是过年的标志。每个家庭的年夜饭或许都各不相同,但在南方,有一样食物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大米。大米是南方人的主食。就是这么不起眼的食物,也有“逆袭”的时候。随着恩平大米的名声越来越响,大米开始从年夜饭上的“配角”,成了“主角”。

近年来,恩平市为了打响恩平大米品牌,从推进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产业项目扶持,再到创造性搭建推广平台,将其打造成恩平农业的“代表作”。在恩平市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恩平大米——象牙香米于2017年获评“广东好大米十大品牌”,沙湖镇获评“广东好大米特色产区”;2019年,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更是入选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获省财政资金支持,成为江门地区为数不多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2020年,恩平大米及其下游加工产品恩平濑粉,双双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据悉,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是广东省13个丝苗米产业园之一,核心区位于牛江镇,园区则涵盖牛江镇、沙湖镇和良西镇,水稻播种面积达到6666公顷,水稻产量达到3.7万吨,目前已入驻江门、恩平农业龙头企业16家,其中,以广东丰穗米业有限公司等地市级以上、以大米仓储加工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大米年加工能力在10万吨左右,形成了7.8亿元产值的水稻种植加工全产业链。

如今的恩平大米产业,以产业园模式带动发展,从以往企业单打独斗、散户种植零星分布,发展为行业信息共享、优质水稻品种统一种植、田间防控技术一体化,产业规模见雏形,产业影响力也逐年提升。

“我是恩平人,一直在蓬江区工作和生活,我喜欢吃恩平大米,快过年了,特地回来买点大米。”市民冯明裕说。他告诉记者,自己每次回恩平都会采购一批恩平大米带回去,这次回乡他购买了50包沙湖象牙香米,一方面是自己吃,一方面是打算过年送给亲朋好友。

在恩平众多的大米加工企业中,广东丰穗米业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近年来,我们公司设计推出了多款新型大米包装,目的是进一步提升恩平大米品牌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从目前来看,市场反响还是不错的。不少市民都将其作为过年过节的礼品送给亲朋好友。”广东丰穗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国良说。

据介绍,目前该公司共有4个档次的大米,零售价格从8元/公斤到32元/公斤不等。价格最贵的是沙湖有机米和牛江富硒米,主打绿色健康。“其中,17元/公斤左右的中高档大米产品,最受市场欢迎。大约占了大米销量的50%左右。”谢国良说,“这充分说明了大众现在对于大米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现在还得吃得健康。”

他告诉记者,随着大众对大米品质要求不断提升,该公司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也开始在包装上下功夫,如该公司推出的一款5公斤的礼盒装大米恩平特产小吃可携带的,内含5个1公斤装的大米,既可以整盒赠送,也可以拆分赠送,让大米看上去高端大气上档次。

谢国良表示,恩平大米的优良品质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肯定,未来将大力提升品牌力,进一步增强恩平大米的市场竞争力。为此,该公司设计建造了神农大米公园、“二十四节气”广场、稻米博物馆等文化载体,宣传弘扬大米的食疗养生理念,打响恩平大米品牌。“未来,我们还计划专门设计针对中秋、春节这两个传统佳节的礼品包装,进一步满足广大市民的新需求。同时也进一步提升恩平大米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谢国良说。

恩州奇石

推出新文化产品

让艺术品更“亲民”

恩州奇石(茶坑石雕刻技艺)是恩平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恩州奇石相关作品参加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等各级展览,获金奖达十多项;恩州奇石作品《君子》《文明再现》《秋》《大鹏展翅》先后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恩州奇石作品《方济各墓园》作为“一带一路”礼物赠送给了国际友人……自带如此多光环的恩州奇石,过年过节用来送礼,绝对“倍有面子”!

今年70岁的离退休职工郑先生日前购买了两个恩州奇石产品,一套茶具和一个摆件。“茶具是送人的,摆件我准备放在客厅。年纪大了,就喜欢这些东西,看着心里高兴。”郑先生笑着说。

据相关历史文献记载,恩平茶坑石雕刻技艺起源于清朝嘉庆年初,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恩平茶坑石雕刻技艺是基于独特的恩平茶坑石石材与中国文房四宝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传统手工技艺,是恩平市独特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恩平茶坑石在历史上又称恩平石、茶坑砚石、恩州奇石。它材质独特,色彩斑斓,纹理极其丰富。清朝著名学者阮元喜其“形色俱佳”而随石赋形雕成砚山,并被书画名家谢里甫太史喜爱而随石点缀,遂石以画传,一时被当贡品。茶坑石雕刻技艺的工艺流程有选材、设计、勾图、除浮、大雕、精修、抛光、捺蜡等8个流程。每个流程各有要求和特点,设计、大雕和精修流程是形成茶坑石雕刻技艺特点和品质的重要环节。

1998年,依托“茶坑石雕刻技艺”这一传统技艺,恩平市恩州奇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打响了恩州奇石的名号,也让“恩平茶坑石雕刻技艺”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

作为茶坑石雕刻技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恩州奇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林志明,是最有发言权的。林志明认为,文化与商业的结合,是相辅相成的。正因为将“恩平茶坑石雕刻技艺”推向了市场,得到市场认可,才让这项传统技艺有了蓬勃的生命力,可谓“以商养技”。

经过20多年发展,“茶坑石雕刻技艺”在省内有了一定地位恩平特产小吃可携带的,在国内的知名度也不断提升,开始跻身高端工艺品市场。

恩州奇石一般用于收藏观赏,市场价格普遍较高,受众一般是收藏爱好者。而该公司积极开展用恩州奇石制作炻瓷产品的可行性研究,彻底改变了恩州奇石在普通群众眼里高不可攀的形象,让艺术品更“亲民”。同时,也让恩州奇石从手工艺走向工业化。

什么是炻瓷?林志明介绍,茶坑石雕刻选材严格,故产生的荒料较多,同时,露天开采所剥离的矿石也较多,因此,如何利用荒料进行产品开发是十分必要的。而炻瓷就是利用荒料、边角料、废料等进行加工,这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都有积极意义。

“雕刻和制陶技艺都是传统文化,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市场。两者结合,是两种传统文化的交融,可谓强强联手,可生产出集养生、实用、艺术欣赏于一体的新文化产品,开拓新市场。”林志明说。炻瓷已经占据该公司销售产品的半壁江山,越来越多的人买得起,也愿意购买相关产品,并将其作为独具恩平特色的礼品送给亲朋好友。“这充分说明恩平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审美要求都在不断提高。”林志明表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geditechan/120342.html

(0)
上一篇 2023年9月26日 下午3:02
下一篇 2023年9月26日 下午3: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