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去澳洲打工,打工旅行有苦有甜 | 澳洲打怪升级第一站——蓝莓农场全记录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这样辛苦又存不到很多钱的工作我不想干了,也不想集二签,也不想在澳洲多呆,就想完成目标然后走人,那个时候,我早已忘了我可能会经历以及已经经历的美好瞬间。正在澳洲打工度假,打第二关,大家最近好吗?

今天是大年初一,睡到自然醒,吃了肥肠泡面,打算剪纪录片,却发现没有WiFi真的是很不方便,看电影也看不了,我没多少手机流量,而且这很慢,国内的网站根本播不出来,最后只有选择看了一部360p的无字幕电影,周围安静得让人不得不觉得有些孤单,或者说是无聊。

50岁去澳洲打工

我想我的孤独之旅才算是刚刚开始,有些不喜欢这种感觉却又无可奈何,这让我看到“各种关系”的意义。

另一面,家里的烟花炮竹还是那么响亮,还是那么热闹,麻将还是搓了一圈又一圈,我妈糊了极品还是会开心地像个小孩子。想起我们去年还跳了抖音的神曲“海草舞”,去乡下砍竹子做竹筒肉……对啊,我想家了。

50岁去澳洲打工

马上,我快满23岁了,时间一年一年过得太快,其实很多时候,我是一个很胆小的人,我怕时间无意义地流逝,我怕身边的人和我一起老去,我怕最后一个人变得没有知觉。所以,我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做想做的事情,活出想要的状态。

作为一个很普通的90后,我和很多平凡的年青人一样,看似选择很多,有大把的青春去浪费,但是殊不知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不容易,一旦做了选择,有的人是没有退路的,因为放弃的成本太大了,而且放弃了一种选择也不知道是不是还有足够的资本去走另一条路。举个例子,毕业后,虽然我也找了正式工作,不过第一份工作之后,我就有了去打工度假的想法,然后用了三个月专门准备雅思考试,抢名额,做兼职贴补生活费,然后重新找正式工作存一些钱为赴澳做准备,欠着钱换了一部专业的摄影机。现在,我终于有盈余了,把该还的都还了,还回报了一些帮助过我的人。

这就是我选择的路,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走这一条路,比朝九晚五的生活累很多,后悔吗,幸福吗?

不后悔,但是也说不上幸福,偶尔状态好,偶尔状态不好。曾经向往的单纯的快乐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珍贵,身边的人也一样。虽然我拿的是打工度假签证,签证的意义在于鼓励年轻人多出来看看外面的时间,打工以补贴度假的费用。但我知道,肯定是有不少的whver和我样,为了在这片陌生又消费很高的土地上生存下去,又或者就是想赚些钱回国进行下一步的计划,只敢不间断的挣钱,却无心度假,至少在初期是这样的。

50岁去澳洲打工

现在的我不会去抱怨遇到的种种不是很满意的东西,因为我知道只有自己可以帮自己,乐观去生活才是最好的选择,而且这一年无疑在我生命里是非常特别的,我也得尽情去体验这gap year。

日常感想三千结束,开始记录我的农场时光,为了尊重和这些故事有关的一些人,我下面的内容做了一些删减,不过下面记录的这些故事在我主观的层面是真实的。

1/一切看起来都还不错

很顺利,我们搭公交换乘出租车到了kavin的小农场,但是他家的门牌淹没在丛林中了,出租车司机和我们都没看到。我们说可以就把我们放到这里,我们自己找,反正就在附近,没想到的是司机坚持要找到正确的地址,他把车停在一边,下车去找,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门牌号,才肯放我们下去,为澳洲的司机点个赞。

50岁去澳洲打工

没过多久就遇到kevin了,通过和他电话,我以为他是五六十岁的胖胖的老人,结果他看起来很精干,虽然头发已经白完了。他又重新给我们解释了一遍工作内容:他的蓝莓农场就是他家旁边的那个小农场,大概需要10个人就够了,现在先做(采摘手),后面等果子多了,会和(包装)一起做,是计件算工资,慢采摘手的工资是18-24澳元每小时,快手的工资是25-30澳元每小时,蓝莓包装是23.66澳元每小时。

2/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

我们住的地方是(相当于当地的家庭出租一间卧室出来,和租客共享其他生活设施),这是一个英国移民过来的大家庭,妈妈Lisa,爸爸Roger,老大14岁dylan, 老二13岁Finn, 老三是女儿12岁Ruby, 最小的是8岁的Toby,圣诞过来过节的爷爷Keith, 狗, 两只猫分别叫 和 。

50岁去澳洲打工

听说,澳洲这边大多数人都是中产阶级,就像我现在住的这家人一样,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有一个别墅和很大的院子,一个游泳池,至少两辆车,不少还有房车,完全符合想象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小资生活状态。

50岁去澳洲打工

参观完了lisa家,觉得很满意,我们随即就定了住这里,虽然房租有一些贵,但当时还以为工资也会很高的我俩觉得还能接受。Lisa给我们讲了很多注意事项,最开心的是厨房的东西都可以用,这里看起来用具很齐全呢,然后不是很满意的是没有可以炒菜的气灶,要炒菜就得去外面用他们做BBQ的那个灶台。

50岁去澳洲打工

50岁去澳洲打工

她的家里贴满了照片,每个角落都感觉被精心装饰了一番,而且照片拍得很带感,是会讲故事的那种,可以看出来他两口子很喜欢带着小朋友到处玩。书房陈列着各类的书,最下面一层有很多关于摄影的,我想我是有福了。

50岁去澳洲打工

50岁去澳洲打工

和之前家(打工换宿的地方)的Odin相比,Lisa家的孩子大很多,礼貌很多,但和我们的交流并不是很多,大概他们已经习惯了每年都有背包客来他家,对我们没什么兴趣了吧,不过每次他们要去游泳,总会跑来我们的房间叫我们一起玩。老大就喜欢打电子游戏,暑假6周都没有作业,每天大多数时间都在打游戏,游泳,打游戏。老二喜欢户外活动,每天都骑着他的车到处跑,偶尔陪着老大打游戏或游泳,老三很懂事,忙着做吃的,喜欢去朋友家玩,老四喜欢和自己邻居家的女孩儿Henry嬉戏。四个娃娃看起来都很乖,很想和他们一起合照一张,但是他们好像不是很喜欢照相,最后只有分别和他们照了。

50岁去澳洲打工

3/可爱的老头Keith

Keith今年84岁了,是一个可爱风趣的老头,也是这个家里面我最了解最喜欢的一个人了。每天下班回来后,总会倒一杯水坐在他旁边和他闲扯,最开始我不怎么听得懂他说的英语,他也不怎么听得懂我说话,但是通过手脚并用,再加上字典的帮助,我们还算勉强能沟通,我们有个共同点,就是时间多,不着急。

他从小在英国长大,年轻的时候就去当兵,回来第一份工作是在铁路局做引导员,后来来了澳洲开始做起了司机,货车、出租车、公交车等等什么车都开过,澳洲的大小地方也都开车去走过,从来没有出过车祸,是名副其实的老司机,哈哈。后来还去搬电缆,是很累的活,但是工资高,所以他就做了很长时间的“”。

他和我就我为什么喜欢喝热水讨论了好久,他的观念里面夏天就应该喝冰水,不管是早上还有晚上,我开始给他解释中国女性的体质。然后和他讨论这边的房价,令我感到有些诧异的是这边的房价大都差不多,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得几十万刀才能买房子,而且买了就是永久拥有,可以继承给无数下一代。但是这边的还是有很多的流浪汉,买不起房子,有的人有钱也选择租房子租一辈子,因为退休后租房子还有政府补助,自己的钱可以拿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

他长得胖胖的,我说他像院子里面的那个佛像,我说那是你远在中国的兄弟吧,他开心得不得了,给每个人说这个事情。

50岁去澳洲打工

他给我说他一直赚钱养她老婆,老婆只需要把小孩带好,他最生气的时候最多拿起过拳头,但不敢打下去,因为她老婆说晚上等他睡着了再收拾他,他就怕了。他讲一些生活中 的小故事,可能有的听起来很没意思,但却是真切的小幸福。她的老婆十几年前就去世了,他一直一个人独居,我问他孤单吗?他毫不犹豫的说不孤单。他每天都出去购购物,与别人聊聊天,那就挺好的。

最后Keith要走了,还专门嘱咐Lisa要好好照顾我们两个。 What a and , I will miss you.

4/小摩擦和小感动

除了Keith,和我交流最多的就是Lisa了,发生了些小故事,有惊喜也有摩擦,这就是真是的生活,这就是柴米酱醋油盐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在用她家的电炒锅炒菜,她给我说我可以用外面的那个BBQ炒菜,因为我看见他们都是用的这个锅炒菜,觉得外面那个不方便,就说我就用这个电炒锅也可以,沟通了几句,见我还是有点“不识抬举”,她就很直接地说:You need to use that one (你必须要用外面那个). 听到这句话,我心里很不舒服,但是也不得不笑着说Yes. 后来聊天又聊到这个话题,才想起我们来的第一天她就给我们说了只有下雨的时候才能用室内这个电炒锅,因为电炒锅很费电,而这边的电费很贵。我只是当时左耳朵进,又耳朵出了,也没觉得这是什么大事,才酿成了后面尴尬的局面。

抛开前面写的有点小尴尬的事情,Lisa这个人还是很好的,因为最近的超市离我们17公里,所以我们经常坐她的顺风车去购物。圣诞节和跨年,她都有邀请我们一起过,吃的东西很丰盛,我们一起聊天,或者听她和邻居们聊天,感觉还是很棒的。有2次,我们把衣服放在洗衣房等他们用洗衣机,她用完了直接帮我们放进去洗,洗完还帮我们晾起来,最后还帮我们跌得整整齐齐的,然后收起来。我们问她为什么不告诉我们让我们自己来做这些事情,她说:I’m Mom. 在她的观念里,她是一个母亲,而我们都是孩子,做这些不足挂齿。

50岁去澳洲打工

Lisa家开小party跨年

5/游泳池里的“童年”时光

Lisa的家里有一个像大海的游泳池,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水是先咸咸的,不是因为体积哦,因为在里面蛙泳只能游一下就到头了。炎热的下午,我们工作回来差不多3点多,老大Dylan总会来邀请我们去一起游泳,估计觉得人多好玩。

我带了一套游泳衣,不过不太好意思穿,就和他们一样穿着短袖短裤就跳进了游泳池。虽然温度三四十度,但游泳池的水还是超级冷,我估计花了十分钟才慢慢敢把整个身体浸泡在里面。然后,好戏就开始了,我们玩一个叫做“马可波罗”的游戏,简而言之,就是在水里捉迷藏。拿Herry举例子,她的角色是抓我们,她需要闭着眼睛,喊“马克”,我们就回应“波罗”,在水下Herry可以睁开眼睛来抓我们,我们可以去碰她以制造我们就在某一个方位的假象。抓到了人还要猜那个人的名字,猜对了才可以交换身份。

那2个小时,我真的脑袋空空,忘掉年龄,忘掉国籍,忘掉角色,剩下的就是童年时玩“瞎子摸qiu鱼”的快乐。最后,也发生了小朋友嬉闹时经常发生的事,我不小心撞到了Dylan的脸,他痛我也痛,正确的描述应该是 “两败俱伤”,不过他还很小,被伤到的第一反应就是生气,直接走出游泳池,作为一个大姐姐,我道了歉,但也于事无补。小孩子就是这样,在气头上怎么都消不了气的,不过过了2天就好了。

50岁去澳洲打工

6/采蓝莓的时光

第一天上班的时候,我们7点起床,7点半出发,行走在蓝天白云下,大树鸟叫旁,让人忍不住想哼歌。

我总结了一些澳洲这边的工作类型,大致分为六种,

一种是(临时工),这种不规定一周必须要工作多久,没有公司的福利,有的有养老金,有的没有,一般时薪会比较高;

一种是full-time(全职),每周保证38小时以上的工作,时薪较低一些,享受公司的各种福利,有养老金;

一种是part-time(兼职),固定工作时长,但大多工时比较少,享受工时福利;

还有一种是(合同工),就相当于通过中介找工作,一般来说工资比较低,因为中介会吃一部分钱,但是不用自己找工作;

当然还有传说中的gray (灰工)和black (黑工),灰工的操作是, 按黑工的工资给你,但是你的工资也是要交税的,但是他们可能报的你的工作时长比较短,所以按时薪算他们是合法的,但是给到你手里的时薪是低于最低时薪标准的;

black (黑工)是指想逃税的商家直接给你现金,不交税,所以这种工就是想给你多少就多少了,一般比较低,10-15刀每小时左右,而澳洲的最低时薪标准是接近19刀。

我们是,还是老板会提供super(养老金)那种,不过采摘是根据表现算钱,也算是比较幸运了。

50岁去澳洲打工

我们洗了手,一个人领4个小桶,用松紧带绑在腰间,然后就可以开始工作了。在国内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吃过蓝莓,因为卖得很贵,而且我也没什么兴趣。原来蓝莓和葡萄完全不一样,没有像葡萄一样一串一串地成熟,而是一颗一颗地成熟,一串上面有各种状态的蓝莓,需要仔细用手感觉其成熟度,用眼睛找出全部变蓝的果子。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蓝莓的外面有一层厚厚的果粉,遮住了里面的颜色,但是你又不能把果粉抹掉看它的颜色,所以只能凭感觉,凭经验去找你觉得已经完全成熟的那些。蓝莓轻轻一碰就掉了,所以和摘其他水果相比,还是算比较轻松的。

而且在果园里,只要不被老板发现,整个果园都是你的,最开始我们因为不会看,摘了很多红果下来,丢了又觉得可惜,就只好吃了,后来吃多了就不想吃了,而且我本来就没有很喜欢吃蓝莓。

第一天我中午吃饭的时候,一起的小伙伴给了一包干脆面给我,我放在兜里,下午采蓝莓的时候吃,结果老板看见了误以为我在吃蓝莓,然后一脸严肃地给我说:it’s no good to do this. 我解释说我吃的是小伙伴送的干脆面,还以为这样就不会被说了,结果他还是说不好,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这样不卫生。不过这第一印象可不怎么好,后来我不懂工钱是怎么给的,就去问他,他很认真给我解释了一下,不过过程有点复杂,听得不是很懂。我记得很清楚,我当时问他,如果我采了50公斤,一天多少钱,他说我不可能采50公斤,但是还是给我算了一下,算出了一天165刀,我感觉很多很多。

结果第一天下来,我采了24.9公斤,我才明白他说的50斤不可能是什么意思。第二天早上,我觉得自己还是没有明白他计算工资的方式,就再问了一遍,他拿出了草稿纸,给我计算了一遍,我终于算是懂了,他是根据我们每天采果数量来认为定我们多少钱一个小时,但是没有说多少公斤属于多少时薪。我抱着乐观的态度到我们领工资那一天,工作了5天,工资睡前是514,税后只有4百多,还要交房租150刀,买一些生活必需,每周大概能存两百多刀,这离我的目标差得不是一般的远。不过,我也只有抱着乐观的态度多采些果子,因为当时觉得一年可能存不够钱,需要集二签,就必需在农场工作88天。

7/农场的工作确实很辛苦

前几天,我还觉得工作挺轻松的,不过从第二周开始,我的观念就改变了,一个是新鲜感已经过去,一个是天气越来越热,有的时候三十多四十多,有的时候四十多度。虽然Kevin很有良心,很热的时候都是让我们提前一个小时来上班,提前2、3个小时下班,避免被晒成“哈儿”,但是热的时候真是很难受,在太阳下面暴晒着采蓝莓,感受着背部的炽热却无心去管,心里想的只有蓝莓。暴晒2天过后,我的颈部已经红肿了,轻按就很疼,还买不到芦荟治伤,只能这样硬撑着。后来终于好了,又热了2天,颈部的另一个地方又开始红了。

天气越热,蚊子就越多,从零星变成了一群,而且是穷追不舍的那种,老板教我们的方法是抓几只起来,把翅膀拔掉,放在自己周围,它的同伴看到了就不会过来了。最开始我还觉得这样很残忍,后来被太多蚊子咬得忍无可忍的时候,我就开始学习这个方法,结果也没有什么用。

50岁去澳洲打工

我把蚊子咬我的照片发给朋友看,他们都觉得那是蜜蜂,因为这边蚊子的个头真的和蜜蜂一样,而且嘴上的针无坚不摧,牛仔裤都没有用,一样扎,每次被扎都感觉被打针的那个针扎,而且还经常几处一起痛。有几天我真是被咬到绝望,哭爹喊娘都没有用,也不想再做这个工作了,但是也只是说说而已,我还没找好下一份工作。

那几天过后,回家感觉全身都痒,最痒的是脚踝那里,定睛一看,左边脚有几十个包,右边脚也是,就上得了什么皮肤病一样,真是很可怕,最关键的问题是50岁去澳洲打工,打工旅行有苦有甜 | 澳洲打怪升级第一站——蓝莓农场全记录,我每天晚上都会因此被痒醒,然后起来涂药。

农场的树有高树和矮树2个品种,高树有2米-2.5米,很密集,需要人钻进丛林中采果,低的树需要蹲着采果,有的时候跪着采果,反正就是一句话,不容易。

唯一觉得很幸福的就是每天吃饭的时候,有一群很友好热情的小伙伴和放工后在Lisa家的闲暇时光。这样辛苦又存不到很多钱的工作我不想干了,也不想集二签,也不想在澳洲多呆,就想完成目标然后走人,那个时候,我早已忘了我可能会经历以及已经经历的美好瞬间。

50岁去澳洲打工

50岁去澳洲打工

50岁去澳洲打工

9/农场可爱的小伙伴

在农场的时候,我们遇见了很多可爱的小伙伴,其中和我们关系最好的是Sara和Yaya, 他们都是马来西亚的人,Sara是在那边长大的印度人,是拿着过桥签证过来工作的,这个签证相当于是难民签证,在正式拿到工作签证之前都是用这个签证,她说要在这边工作5年,挣钱回去给丈夫看病,还要养家里的孩子。她心肠很好,而且工作能力很棒,而且还很活泼,有她在的时候农场都会热闹很多。

每天中午,她都会做好吃的,我们就非常有口福了,中午休息的时候也是我工作中最开心的时候。下雨的时候,她就会去联系老客户做一些(房屋清洁)赚一点外快,尽管如此,她每周能存的钱还是很少。因为他们的工作是形式,中介会吃掉大概一半的钱,所以虽然她摘的果子比我多很多,还做兼职,但是拿到手上的钱却很少。尽管这样,她还是会做好吃的,对我们很好,热的时候会开车送我们回到家,觉得我们大热天走2公里太辛苦了。有一天,她邀请我们去她家玩,但是最后房东(也就是对她很不好又吃了很多钱的中介)不同意,她因此还和房东吵了起来。有一天,我专门买了些蛋糕给她,她下一次上班就买了一口袋西红柿送给我们。

Yaya马来西亚长大的,说那边教育不是很好,所以借着奖学金来这边上大学,但是奖学金不够自己生活和学习的所有消费,她现在还剩一个学期没有学完,所以现在出来挣些钱再去完成最后一个学期的学习。和Sara不一样的是她的采摘速度比较慢,有的时候比我还慢,也从那个黑中介那里挣不了多少钱,但是每天还是很开心,和我们有说有笑的,总能感觉到她身上那股积极的正能量,觉得很好。她每周都会去教堂里面演奏钢琴或者吉他,还在乐队里面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我就说,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

10/惊险的搭车经历

因为在农场挣的钱离我的目标相差太远了,而且我也被农场的蚊子折磨得快抓狂的,买了杀虫剂都没用,我决定离开。然后我开始在网上找工作,投了一周的简历,大都是投的 hand 的工作,发现没有一点回音。这边无论什么工作都会要求经验,你能想象一个普通的服务员居然有三百多份简历是是什么感觉吗,你能想象连洗碗工都要要求有经验是什么感觉吗?很多工作要求有经验,有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还有的要求有车,这三项我都不具备,难怪别人不要我了。还有的对我有兴趣,发现我的签证只有一年期,觉得不能稳定工作,也不要我了。

最后在一个“二签”群里面看到有一个食品包装工厂招包装人员,三班倒,有夜班,很辛苦啦,而且那个地方很热很热,经常都四十多度。不过那份工作的工资差不多周能破千,这吸引了很多人。

后来,我在网上确认了之前在群里看到的那个食品包装工厂工作的大多数基本信息,觉得还是比较可信,就在网上约了一个有车的女生,和她一起分担邮费开车过去,大概有500公里。结果谁知道,这真是我做的很不明智的一个决定,不过这个导火索也未尝不是老天最好的安排,我现在一个人也挺好的,还找到了 hand 的工作。

那个女生刚到了澳洲一周左右,买了车,就想先去赚些钱。我问她技术怎么样,她说已经熟悉了这边的道路,我也就这样大胆的把自己交给她了。她开车从墨尔本过来,2个小时的车程她走了4个多小时,她说是因为自己对道路不熟悉,导航的时候需要把车停下来再继续走,她这一路过来真是不容易。

到了之后,已经下午3点了,我们当天还有500公里要走,她说如果我能帮她导航,我们应该能在晚上11、12点的时候到达,我觉得应该也没有太大的问题。结果走了不到50公里,我们在一个需要拐弯的地方径直冲了过去,从有2块高出地面70mm左右的障碍物上面走过去的,还好当时速度比较快,直接凭着惯性过去了,没有太大的颠簸,但这着实让我们吓了一跳。我也不敢再和她聊天了,仔细看着地图,她说有我在她太放松了,必须提高些警惕。飞过去的时候我还不是很害怕,但是当她停在路边休息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了一阵后怕,天呐,刚才差点出车祸了,还好运气好。

不行,我不能再对自己的生命这么不负责任了,也不能太轻易相信他人。我给她说我不想再继续走后面的450km, 我也不想去做那个周新破千的工作,我现在想回墨尔本重新找工作。她很尊重我的选择,说自己当时也觉得害怕,但是她今天开了这么远来接我,废了很大劲,最后还被告知我不想继续走,还是有些不能接受,她冷静了一回儿。她告诉我她不会弃车,也不和我一起回墨尔本,她会继续往前走。但实际情况是,最近的汽车站离我有6公里左右,但是我有4包沉重的行李,走过去会很费劲,我希望她能开车送我,我可以给多给些油费。

结果,她给出的方案是,可以送我,但是车只能往前开,如果前面有车站,一切就完美了,可现实是前面既没有汽车站,也没有火车站,回墨尔本的路只能往回走,去那个离我最近的yarra glen公交站。结果她怎么也不肯送我这6公里,让我自己想办法,要么去路边自己叫车,要么自己走。我知道带着这么多行李去路边搭车肯定不容易搭到车,因为上次我在 town双手空空都没有车肯停。但这次只能再试一下了,然后我请她把车开到前面开阔一点的地方好搭车,下了车后我发现那旁边是一个农场,我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农场里面看了下,厚着脸皮一直喊” me”,终于有人回我了,一个中年大妈出来了。我给她说明了原因之后,她说我很幸运,因为她正要去yarra glen买东西,可以顺便搭我过去,我还专门问了下她可不可以让那个女孩留宿一晚,她说他们确实提供住宿,但是150刀一晚,这价格太贵了,所以那个女孩还是决定住在前面的公园里。

把车放到了农场主的车里,我和那个女孩告别了,估计不会再见,临走前我又再三劝她不要再这么疯狂地继续了,也祝她好运。那个农场主和我聊起了她的家庭,然后还让我给她 的封面点赞转发,哈哈哈,真的算是很幸运了,能遇到她,就像电影里演的那些情节,可当这些出现在生活中,却没有觉得那么精彩了,只留下惊吓。

我顺利坐上了汽车去到火车站,然后在那里坐火车回墨尔本,我开始定墨尔本的住宿,发现便宜一点的青旅全部都被定完了,只剩下一晚五六百的房子。我最后在上面找到一个165一晚的,还在box hill, 离市区还有几十分钟路程,我付了钱才发现那边房东一直不确认,这相当于我这个订单没用。这个时候突然收到网上认识的一个whver的消息,她说她今天工作不太好,我一想她正在墨尔本呢,不知道能不能去她那里蹭一晚。我也是走投无路,才去麻烦别人的,她说在异国他乡,能帮忙还是很愿意帮我,最后帮我联系了她的房东,我支付30刀(150人名币)一晚可以在那里住几天,这个价格对我来说已经算是相当便宜了,而且住的地方还很好,真的是很感谢她。

50岁去澳洲打工

到了住的地方,吃了点东西,我就开始找新的工作了,因为我知道,如果不找工作,挣的钱很容易就会花光50岁去澳洲打工,更不要提其他的计划了。我翻出之前手机收藏的一个烤鸡店的招工信息,马上打过去,发现他家还没有招到人,而且在离墨尔本不远的地方,工时比较长,但是还可以接受,毕竟我现在没有经验,累一点是不怕的,只要安全,能存一些钱,有一些经验就好了。然后我也很爽快,老板也很爽快地答应我了,第二天我去了烤鸡店,开始了我在澳洲的第二份工作。

这一切都像是老天早已安排好了的,在紧急的时候遇到好心人,然后一连串的好事发生。我感谢这些帮助过我的人们,也祝他们好运。我也吸取了很多教训,下不为例,我知道不是每一次我都能那么好运,所以我后面的选择一定慎重,毕竟在澳洲,很多时候都是只有自己能帮自己。

正在澳洲打工度假,打第二关,大家最近好吗?新的一年,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你的flag(目标),我帮你记着。

2019.2.18记

你的故事欢迎投稿给我们!

橙子ID:

【环球时报驻澳大利亚特约记者 达乔】为缓解以珀斯为代表的大城市劳动力短缺的情况,澳大利亚于1975年推出“打工和度假”(WHV)的签证类别,让18至30岁(根据最新规定,部分国家可延长到35岁)的年轻人可以在该国一边旅游、一边打工赚钱。根据澳移民局的信息,该国为来自中国、阿根廷、捷克、新加坡等几十个国家的年轻人提供此类签证类别。不过,WHV的持有者每份工作通常最多只能干6个月。如果满足在偏远地区工作超过3个月等条件,旅行者可以申请第二份WHV签证。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近日来到西澳大利亚州首府珀斯。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情况打工澳大利亚,澳“旅行打工签”吸引年轻人,记者探访珀斯了解他们的“出海”经历,前两周记者选择在短期合租别墅居住,因此巧遇多位来澳“打工旅行”的欧美年轻人,近距离了解他们的“出海”经历。

打工澳大利亚

来自德国的年轻夫妻休特和格兰妮在结婚后对该国高物价感到无力,选择到珀斯旅行打工。休特此前是一名精密机床操作员,凭借“德国机床操作员”的金字招牌,在一个铁矿石矿场找到了高薪工作。 休特说:“我在德国的师父工作了一辈子,到退休前都拿不到这么高的工资。”在矿上,休特惊讶地发现,他的班组中12个人,有4个来自德国,2个来自爱尔兰,2个马来西亚人,2个新西兰人,还有1个越南人和仅有的1个澳大利亚人,“我和其中两个德国人搭档检修矿机,我们甚至都不用说英语”。

与休特相比,格兰妮的求职之路则更为艰难。为了拿到第二份WHV签证,格兰妮必须在西澳大利亚州的偏远地区工作3个月以上。经过反复筛选,格兰妮选择到一家公路旅馆工作。这家公路小店的顾客主要是往返于南澳大利亚州和西澳大利亚州的长途卡车司机。格兰妮说,拿到续签后,说什么也不会再回去,“不过,这段经历终生难忘”。

短短两周时间里打工澳大利亚,记者在合租别墅遇到了四五位持WHV签证来澳打工的年轻人,有的在咖啡店做服务生,有的在葡萄酒庄园帮忙剪枝,还有的在工厂里开叉车……在记者调查的多位WHV签证持有者中,大约2/3的人表示,来澳旅行打工一年是给自己最好的人生礼物,结束后会回祖国或去其他国家生活。不过,也有不少人表示,在澳大利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需要克服学历、身体和心理上的不少障碍,但是适应了以后也不排除会留下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chuguo/138756.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月7日 下午2:02
下一篇 2024年1月7日 下午2: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